光儲直柔作為能源革命重大戰略背景下應運而生的重要技術在建筑領域應用前景廣闊,同時與電力系統鏈接緊密,有助于攜手實現建筑零碳與電力零碳。在建筑低碳轉型勢在必行的當下,7月6日-7日,首屆中國光儲直柔大會(2023)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成功召開。
大會由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光儲直柔專業委員會、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氣候變化工作委員會共同主辦,并得到了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赤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本屆大會以“光儲直柔助力實現零碳用電”為主題,旨在推動國家“雙碳”戰略背景下城鄉建設領域的綠色節能低碳發展,提高建筑終端電氣化水平,建設集光伏發電、儲能、直流配電、柔性用電于一體的“光儲直柔”建筑。
現場匯聚了政府主管部門、電力與建筑行業、高校科研院所、設計咨詢單位、開發商、設備制造商、新聞媒體等近300位嘉賓,共享光儲直柔學術盛宴,共話光儲直柔光明未來。固德威作為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光儲直柔專委會理事單位,受邀參加本次大會并發表主題演講,同時展出光電建筑全生態系統,展示建筑用電光儲直柔技術布局,為用戶提供可持續能源調度整體解決方案。
本屆大會由多場專題論壇組成,多位專業大咖蒞臨現場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 江億;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教授 王成山;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副會長 李德英;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主任 黃晶;國家千人高層次專家、山東大學教授 馬釗;香港理工大學教授 王盛衛;中國建筑東北設計研究院、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教授級高工 郭曉巖等。
在7月7日的低壓直流配電、安全與保護論壇上,固德威光電建筑創新應用研究院院長 張可男博士發表主題演講,為來賓分享了固德威模式的光儲一體調度方案,固德威深挖光伏端和儲能端聯合調度的潛力,為用戶提供柔性用電技術方案,推動光儲直柔一體化微能網。
聚焦新模式
固德威光儲一體調度方案
張博分享:最好的分布式電站是用能體本身,因此,固德威光電建材產品取得光伏和建材雙認證,意味著固德威提供的本體發電解決方案,能最佳契合建筑在美觀、結構安全、電氣安全、耐久性、耐候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儲能不僅事關用能側的保障,更是整個分布式能源輸配調度的靈活性之本。作為儲能逆變器出貨量全球前三、戶用第一的企業,固德威始終踐行本體發電與儲能一體化配置的解決方案,不僅在離并網間實現靈活切換,更能統籌本體發電與儲能的配合,做到最大程度的發電自用率和離網配電的穩定輸出。
圍繞分布式電源的直流輸配電,是整個分布式輸配電網提效降本的關鍵。固德威基于對電子電氣原件十多年研發和生產的積累,為解決方案配置直流拉弧毫秒級檢測關斷、離網備用直流電源10ms內無縫切換、樓宇級直流母線供應等核心功能,為系統提供充分的安全保障和效能保障。
負載柔性調度是未來用能端必須實現的轉型,而電力的靈活、精準匹配是實現這一轉型的前提。作為業界為數不多可以同時監控網端、光伏端和儲能端的逆變器研發生產企業,固德威致力于為用戶量身打造適配用戶負載特性的柔性供能系統,深挖光伏端和儲能端聯合調度的潛力,并提供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和界面,實現源、網、荷、儲的協同運營。
最終形成光儲直柔整體解決方案
開創新時代
建筑光儲直柔的意義與未來
7月6日下午至7日上午共 舉辦了6場專題論壇,論壇內容涵蓋電力交互;建筑柔性用電;建筑光伏與儲能;低壓直流配電、安全與防護、光處直柔標準與工程設計、直流柔性設備等熱門議題,專家們從產業上下游不同領域對光儲直柔的理論研究,技術研發,實踐應用等進行了全方位的講述。
在主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江億教授分享了對于建筑光儲直柔的意義與未來的研究。江億教授從電力系統結構的轉變入手,介紹了電力系統在電源、可調性、穩定性、調節面臨的巨大變化,并得出結論:分布式電源與分布式儲能占比將提高到40%-50%。
江億教授所述的轉變對于建筑光伏、儲能的發展是政策與市場的雙重機遇,也是固德威堅持布局的方向。我們同樣相信,建筑光儲直柔將是未來的共同話題,具有極高的技術價值、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能高效推動可持續社會建設、零碳未來發展。
固德威一直致力于把每一座電站數字化、智能化,圍繞著分布式能源輸配調度的核心元件逆變器,為行業、為客戶提供完整的一體化解決方案,為每一棟建筑提供可持續能源調度方案。
加入我們